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大美黄山

本帖最后由 东岳泰山 于 2014-3-4 10:44 编辑

—— 四登黄山归来痴
     
       “问世间,情为何物?直叫人生死相许!……”这原是金、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《摸鱼儿·雁丘辞》词中的名句。在金庸武侠小说【神雕侠侣】中,为情所困的李莫愁从心底喊出。震耳匮聋,叫世间的帅男靓女一生一世,寻寻觅觅,直叫人生死相许!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 “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”我对黄山,就是这种感觉。在对黄山不断的了解中,二十一年中,四登黄山。有相聚的欢乐,有离别的依恋。可无论团聚还是离别,都会使我对黄山感情进一步加深。它像极了人间的一对痴男怨女,团聚时柔情似水,离别时刻骨铭心!

        黄山,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,南北长约40公里,东西宽约30公里,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,核心景区分西海、北海、东海、前海、天海五大景区,面积约160.6平方公里。主体以花岗岩构成,黄山有“泰岱之雄伟、华山之险峻、衡岳之烟云、匡庐之飞瀑、雁荡之巧石、峨嵋之清秀”,被世人誉为“天下第一奇山” 黄 山千峰竞秀,有奇峰72座,其中天都峰、莲花峰、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。最高莲花峰,海拔1864米。拔地极天,气势磅礴,雄姿灵秀。有“黄山归来不看岳”之誉。
       黄山气候温和,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。无峰不石,无石不松,无松不奇,并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四绝著称于世。其二湖,三瀑,十六泉,二十四溪相映争辉。黄山四季景色各异,晨昏晴雨,瞬息万变,黄山日出、晚霞、云彩、佛光和雾凇等美景各得其趣,相得益彰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黄山导游图


       二十一年前,一九九三年四月三日,我与同事三人第一次登黄山。在云谷寺,本想坐缆车上去,无奈坐索道的人太多,我们只好顺阶梯上行。一路上欢歌笑语,倒没觉得有多累,用了2.5小时爬上了白鹅岭。手里拿着导游图,径直去了始信峰。四目一望,啊!一座峭石组成的山峰兀立眼前。山顶和山腰有淡淡的云雾缠绕;一株株黄山松从山腰中横出,伸出似经过修剪的,向下弯伸的枝干,迎接到来的游客。此时,美景若画,奇峰插天,云缠雾绕,黄山松张臂迎客。始信来到了人间仙境!——哦,始信峰由此得名。





        我们顺着山顶起伏的甬道前行,途中经过黑虎松、梦笔生花、排云亭、飞来石。






       在光明顶上住了一宿。人多旅馆住不上,只好住进了10元一晚的铁皮房。春寒料峭,冷意尚浓。听房外半宿风声,夜深却无半点睡意。凌晨两点,听屋外铁皮顶上发出“啪啪!”的声响,初始纳闷,细细一想,原来是下雨了。

       大美黄山始信峰,光明极顶听雨声;人生漫漫求索路,悟道鸿运觅源踪。

       晨起,用冰凉的水草草盥洗了一下,饿着肚子,从1860米的光明顶从前山下山。途经玉屏楼、迎客松、天柱峰、半山寺、慈光阁回到了黄山脚下。
       十五年前,一九九九年六月七日。我同克斋、贤君、洪雷、建波一行五人带车从九华山直奔黄山。第二次登黄山,在我的导游下,我们从云谷寺坐缆车上白鹅岭,游始信峰、飞来石。——飞来石位于黄山白云景区,位于光明顶西北方。 石高12米,宽8米,厚1.5至2.5米,重约360吨,形态奇特,令人惊叹!更叫人惊诧不已的是,如此巨石竟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-15米,宽8-10米的平坦岩石上!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,似从天外飞来,故名“飞来石”。电视剧【红楼梦】中的飞来石就是取景此处。





      从飞来石经光明顶、一线天。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。有一天然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,宽处不过2米,窄处仅半米,中间盘道有80多级,只能容一人通过。人行其中,仰望长空,蓝天仅存一线。





       继续下行,我们到了莲花峰。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,高1876米,玉屏楼北侧,东对天都峰,是黄山第一高峰。莲花峰峻峭高耸,气势雄伟,宛如初绽的莲花。古人一直误以为天都峰是最高峰,直到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九月,徐霞客游黄山,准确指出:莲花峰“居黄山之中,独出诸峰上”,“即天都亦俯首矣。”
       登上峰顶,如置身云霄,云天一色,江河一线,俱在远眺之中。她像一朵巨大的莲花开放,只是质地不是娇嫩的花瓣,而是坚硬的山石。这里才是黄山的最高山峰,来了黄山不上莲花峰会有遗憾的。



        1999年6月7日登莲花峰顶峰。时值细雨霏霏、大雾弥漫


        因惧莲花峰太高,我当时不想爬了。贤君说与我作伴。其它三人早已向莲花峰爬去。几分钟后,贤君反悔,他也要爬。看到他们远去的背影,我原想到玉屏楼坐索道下山。心想:到山下也要等他们,不若我也爬吧。主意一定,我打起精神向上爬去。一路上,细雨霏霏,雾气缠绕。透过从身边飘过雾气中,远山的山石峭壁若隐若现,近处的黄山松枝干不时地戳碰手臂和身体;向下观望,静悄悄、阴森森,绝壁万仞;山脊被凿成窄窄的石阶,用铁管和铁锁链连接为护栏。手抓冰凉的铁索链,不由然顺脊背缓缓下涌着一股凉气直达尾骨。约爬一小时到达莲花峰顶。放眼望去,极目楚天舒。顶峰只能容几人。雾云缠身,惊为仙人。
        风光无限在险峰,莲花极顶壮我行。十五年前邂逅日,一缕梦境续前情。


     十年前,二零零四年六月十三日,我们一行八人,租一辆“金龙”十一座小客车,第三次登黄山。从云谷寺坐缆车到白鹅岭。观始信峰。始信峰在黄山北海散花坞东,凸起于绝壑之上,为36小峰之一,海拔1683米。这里巧石争艳,奇松林立,三面临空,悬崖千丈,云蒸霞蔚,风姿独秀;如入画境,似幻而真,名传遐迩;登峰环顾,妙不可言,“始信”之名,千载叫绝。峰腰西侧有密集参天的大松树沿坡丛生,苍劲多姿,奇态万状,真可谓:“不到始信峰,不见黄山松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     从始信峰向光明顶方向走去,沿途有:黑虎松、妯娌松、大团结松等。树形婆娑,枝干苍劲,盘龙卧虎,叹为观止!在梦笔生花和猴子观海处,我和文华又拍了几张照片,很有意思。李白曾梦见一座深山松海中有一支巨笔挺立,直插云霄,笔端有一朵鲜花盛开。之后李白游览名山,来到这里,看到笔峰大以为奇,失声喊道:“梦中之笔花原来在此也!”笔峰在群峰之中独然挺立,形状下圆上尖,像一枝书法家的斗笔。峰尖石缝中,长有一株奇巧古松,盘旋曲折,绿荫一团,宛如盛开的鲜花。峰下有一巧石,形如人卧睡,故游人称此景为“梦笔生花”,为黄山胜景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2004年6月13日文华拍于黄山“梦笔生花”景点



             2004年6月13日摄于黄山猴子观海


        从猴子观海处我们一行八人被导游引导到西海大峡谷的排云亭。排云亭为西海大峡谷梦幻景区的出入口。位于北海最西部,与梦幻景区交接。是欣赏黄山云海、晚霞和奇峰幽谷的佳境。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仙人晒靴、仙女弹琴、天狗望月、二老谈心、一双绣花鞋,天气好的话,还能看到仙人踩高跷、武松打虎。在这个地方,你的眼界会忽然开阔。峰峦叠嶂、连绵的山峦、浮动的云、奔腾的雾会使你对“大美黄山”有更深更独到的理解。

       黄山“西海大峡谷”,其幽奇、峻险,险奇峻秀集于一身, 置身其中,仿佛来到天上人间,如梦如幻;万丈壁仞,栈道险峻,恍如置身仙境;环顾四周,众多的巧石,以奇秀著称;壮丽的晚霞和神秘的深壑幽谷,无数山峰如刀劈斧斫般,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,形成破碎状的石峰森林坐落在深谷之中。西海大峡谷既有千仞壁立、万壑峥嵘的磅礴气势,又有群峰竞秀、巧石如林的画意诗情,可以说是无处不景、无景不奇、步移景换、目不暇接。西海大峡谷怎么看也看不够,怎么看也看不透,是黄山最具代表性和刺激性,最有吸引力和震撼力,最能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山河雄奇壮美,立足于排云亭前,峭壁悬崖,险峻峭拔,最绝妙的是她的云与霞。



2004年6月13日摄于黄山排云亭西海大大峡谷


        西海大峡谷的另一特点,便是清幽,置身其中您可以细细观赏,慢慢品味:这里是松林峰,所以奇松遍布、小巧灵秀,或成双成对,并肩携手,迎风而立;或成群成片,密密匝匝,形态各异。伴随着奇松的还有大量的巧石,或立或卧,或仰或俯,或争奇斗绝,或遥相呼应,令人目不暇接;这里树多花多,满山满谷遍布绿荫,或浓或淡,或翠或碧,给这巨幅山水图打上了一层底色,遍布山谷的峰、林、松、石、花,处处是佳境,处处是图画,相信你一定会流连忘返。







         白西海大峡谷与西海排云亭一样,最绝妙的是观赏云与霞。观霞当在傍晚,以秋日和初冬的傍晚最佳,太阳落山前后,云霞满天,有淡红的,有玫瑰紫的,有鲜红的,或成线,或成片,或层层叠叠,有时则变幻组合,色彩斑斓,如巧手织就的云锦,煞是喜人。遇到雨后初晴,风起云涌,大峡谷如同一条吞云吐雾的巨龙,一团团、一簇簇的云朵如波涛翻滚、浊浪排空般地涌来,除了没有震耳欲聋的海啸声,几如钱塘观潮一样壮阔,令人震撼。再有不同之处,是云海的千般变幻,一忽儿滚滚滔滔,一忽虚无缥缈,一忽儿薄纱遮蒙,一忽气朗风清,薄幕流云笼罩的峰、石、松若隐若现,一动一静,形成了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象,让人真如进入神话般地梦境。



           2004年6月13日摄于黄山西海大峡谷


        因大峡谷太险峻了,万丈深渊,人紧靠栈道里面走,脊梁尚冒凉气。,我们同去的一个伙伴心脏出了故障,脸蜡黄,蹲在地上不敢起身。我只好叫过一架滑竿,讲好叫他们抬到光明顶。大家绷紧的心才略微有些好转。花了700元,抬到光明顶。伙伴的病大好了。怎么问他,他只是傻傻的笑,一个劲的说:“没事了,没事了!”我猜他是叫大峡谷的险峻吓得。他不说破,我也不好点的太透。真是虚惊一场也!“光明顶”——是黄山三座1800米以上的高峰。又是峰顶最宽敞的。在它的石碑前,我们拍照留念。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 2004年6月13日摄于黄山光明顶,海拔:1860米


          大美黄山,奇峰异石,云遮雾障,迎客松赞;云海奇观,变幻莫测,风起云涌,色彩斑斓;波浪滔滔,浊浪排空,排山倒海,绝唱震撼;美哉黄山,三登宝山,大喜大痴,歌以咏叹!

  

         二零一四年二月三日{正月初四},我与华妻、外甥飞龙及山水涧户外一行53人第四次去登黄山。大客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,我们住进了黄山区太平假日。初五九时,我们来到了“芙蓉谷”。谷中群峰嵯峨,怪石罗列,其中众多形态各异的池潭碧如翡翠,波光闪烁,斑斓纷呈,令游人流连忘返。

         这里的树木茂盛,自然风光很美,河水特别的蓝。湖里有各种颜色的鱼,撒点鱼食,它们成群的向游来,很有另一番乐趣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014.2.5日摄于黄山芙蓉谷竹林



         芙蓉谷,纵深四公里,群峰嵯峨,原始森林茂密。行至谷中,但见许多硕大如星的冰川潭砾交错溪中。每隔数米、数十米远便有一彩色池潭。波光丽影、斑斓纷呈,娇艳如盛开的芙蓉。潭中或有巨石,半露水面,形似奇禽异兽。有的池潭边还有小瀑垂悬,流玉飞珠,飘雾香甜醉人。池潭均为巨砾环抱,石上片片凹凸冰川磨面,恰似片片花瓣,与池中丽水相映衬,构成一幅幅美妙的水景幻境。

        芙蓉谷环境优雅,空气清新,山清水秀,湖水非常清澈碧绿,我们去的时候,芙蓉谷的竹子挺拔碧绿,煞是好看。朋友看了拍得竹子的照片都说风景好美。可能是这儿刚下了点雨,竹子的叶子上聚满了水珠,显得油亮光鲜。漫山遍野的毛竹引的我们一阵好拍。真过瘾!









         2014.2.6日,我们从慈光阁坐索道上玉屏楼。山上风大,此时,雾雨一起来。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人聚齐。风雨中,只听到蓝色天空的小喇叭在呜呜吹响,人们大声地嚷着,风声、雨声、噪杂的、凌乱的交织在一起。呜呜!——呜呜!小喇叭独特的声响成了山水涧驴友的集合号。

        前行几十米,就来到了迎客松。它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,海拔1670米处。树高9.91米,胸围2.05米,枝下高2.54米。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.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,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,挥展双臂,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。游客到此,顿时游兴倍增,纷纷摄影留念,引以为幸。





        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,早已蜚声中外。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,是当之无愧的。








        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。海拔1860米,为黄山第二高峰,与天都峰、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。顶上平坦而高旷,可观东海奇景、西海群峰,炼丹、天都、莲花、玉屏、鳌鱼诸峰尽收眼底。 由于光明顶地势平坦,所以是黄山看日出、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。
光明顶上平坦而高旷,可观东海奇景、西海群峰,天都、莲花、玉屏、鳌鱼诸峰尽收眼底。黄山三十六峰,人们将光明顶视为群峰之冠,位于三十六峰名之上。






        光明顶是黄山前山和后山的分界线。峰顶平坦高旷,面积约6万平方米,视野开阔,日光充足。相传古代有名僧智空在此修行,有一天忽见天空出现日华,使山顶大放光明,遂名光明顶。












           2014.2.6日{正月初七}摄于黄山云谷索道下山口处


       因为下雨,黄山的景致基本被雨雾遮挡住了。给初次登黄山的人们带去了无尽的遗憾,但这也是黄山的魅力所在。

       犹抱琵笆半遮面,初次相见纱遮脸;若是情真意切时,明年春月再相见!

       坐索道下到云谷寺后 ,因等徒步下山的同伴们,我们在黄山脚下又拍了不少竹子。看到一杆杆笔直翠绿的毛竹,只觉的黄山好像无冬天。四季都那么绿意盎然!
       从1993年起到2014年,在二十一年的时光里,我先后四登黄山;文华也两登黄山。细细想来,四登黄山也只是有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。有些地名,有些名胜景观,真有些淡忘和张冠李戴;但是,对黄山那种大写的美,那种婉约的美,那种牵挂和思念,那种痴痴地回忆,却愈久弥真!痴为珍藏!
       美丽的黄山,我还要再来的!ok!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014.2.15日东岳泰山写于安园【听雨轩】
附件: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。没有帐号?中文注册  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
返回列表